央广网北京12月3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大多建在人口密集区域,这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山东省青岛市,有一座地铁站已建成5年多时间,却一直没有开通运营。
近日,有青岛市民向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热线400-800-0088反映称,这座地铁站是青岛地铁11号线鳌山湾站,周边几公里全是滩涂,杂草丛生。耗资不菲的地铁站为何会闲置?
鳌山湾地铁站卫星地图(来自高德地图截图)
公开资料显示,青岛地铁11号线是当地建成运营的第三条地铁线路,始于崂山区苗岭路站,止于即墨区鳌山湾站,于2018年4月23日开通运营,全长58.35公里,总投资约195亿元,以高架敷设为主,全线设车站22座,其中地下站4座,地面及高架站18座。
地铁11号线的线路图显示,鳌山湾地铁站暂未开通(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 摄)
航拍鳌山湾地铁站(总台无人机拍摄)
到现在,青岛地铁11号线已开通运营5年多,终点站鳌山湾地铁站一直没有启用。青岛市民李先生说:“如果那个站不启用,就不应该在那建。如果当时规划这个站就是要启用,周边的协调应该做好。现在不能用,整个周边环境就是一个海滩里面有一个站。”
李先生表示,多年前正是看到相关规划,地铁要在即墨区的鳌山湾设站,他便在距离地铁站六七公里的地方买了房子,却没想到,鳌山湾站建成至今一直闲置。“资金浪费不浪费?规划好了不建,这是合理的。不可以把那个(站)预先搁置在那里好些年。如果不具备条件,就不要把站修在里边。很多人都觉得为什么要在一个海滩里边修一个地铁站?”
11月30日,记者乘坐地铁11号线在鳌山湾站的前一站钱谷山站下车。
记者:下面那一站鳌山湾站现在没开通是吧?
记者:过去的话怎么过去?
工作人员:现在那边过不去。
记者:鳌山湾站啥时候能开通?
工作人员:这个没有消息。那边现在连条通往地铁站的路都没有,只有一片盐碱地,那个站可能是不会开了,反正是没有消息。
钱谷山站另一名工作人员说,鳌山湾站虽然还未启用,但站点还有工作人员值守。
工作人员:零零星星人不多,反正得有人在那守着。我们一个班好几个,他们一个班就一两个人在那,可能是守着设备啥的。现在那个站暂时不运营,这个(钱谷山站)就是终点站了。可能想发展这边,先通的地铁,但是还没发展起来。
记者:我看那一站也有车辆过去啊。
工作人员:那是折返。车到那折返,返过来再到苗岭站(起点站)。
坐落在滩涂地深处的鳌山湾地铁站(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摄)
记者在钱谷山站下车,叫了一辆网约车前往鳌山湾地铁站。地图显示,两个站点相距约4公里。沿滨海公路行驶约10分钟,在接近鳌山湾地铁站的路边停下,因禁止车辆进入,记者又徒步约15分钟来到鳌山湾地铁站。这座地铁站孤零零地坐落在一大片滩涂地里,北边是滨海公路,南边临海为鳌山湾,周边几公里杂草丛生,站点附近全是土路和一些废弃坑塘。
鳌山湾地铁站远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 摄)
记者偶遇一位附近村民,他告诉记者,周边全是盐碱地,几公里外有三四个村庄。“有人看着这个站,还有打扫卫生的,车也过来,在这掉个头。有保安,这个站照被顾得还挺好。”
电子地图显示,鳌山湾站附近有大桥村、小桥村等村庄,其中距离最近的大桥村约为3公里。另一位附近村民说,此前相关规划说鳌山湾地铁站周边要开发,但一直没动静。“俺坐地铁还不如南边那个(钱谷山站)近,这边如果开发建小区建楼,那是近,我们农村离这远。当时说这要开发,现在又没开发,还没建地铁站的时候,这片地就全都征收过了。”
鳌山湾地铁站A口(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 摄)
记者在鳌山湾地铁站看到,这座地上高架二层车站只有A、B两个出入口,均处于关闭状态。透过紧闭的铁栏门,记者看到站内各类设施齐全,有工作人员在值守。站内不时有车辆开进来折返,还能看到轨道的尽头。
鳌山湾站的11号线轨道尽头(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 摄)
针对鳌山湾地铁站何时开通的问题,青岛地铁集团、青岛市即墨区政府等相关单位曾多次就网友留言进行回复。官方回复中能否找到开通的时间表?为何会闲置这么多年?
鳌山湾地铁站已建成5年多,为何至今未启用?何时开通?12月1日,记者向青岛地铁的客服热线咨询。客服称:“车站现在就是没有开通的状态,也没法进出站乘车。具体的原因这边不清楚,但是现在的终点站是钱谷山站。有开通时间的话会第一时间在官网公示。”
2021年青岛地铁集团给网友的留言回复
2018年4月,《青岛日报》曾在地铁11号线开通的报道中提到,“开通初期,鳌山湾站因其无硬化路面,且离主干道滨海公路较远,暂不开通。”2021年11月,青岛地铁集团董事长在回复网友留言中仍表示,鳌山湾站外周边居民客流较少,且地面配套设施不完善,故暂不对外开通运营。后续将根据客流变化,另外研究决定车站开通时间。2022年、2023年,青岛地铁方面的相关回复也是如此。
2023年9月即墨区政府给网友的留言回复
青岛市民多次在当地网络问政平台上留言,询问鳌山湾站开通的时间表。不少市民有疑问,建成的地铁站闲置多年,无法发挥其最大效益,是线路规划存在问题吗?上个月,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政交通规划处相关人员在回复市民李先生的疑问时表示:“11号地铁线当时规划的时候,因为它不仅要缓解交通拥堵,还有带动沿线区域发展的功能,这个地铁线路是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但是它也进行了适度超前的规划,就是因为适度超前规划,导致目前鳌山湾站外面暂时还没有市政道路或者公交站点这些配套设施。我们处室的职责就是确保这个站点的规划是合理的,可能现在看上去不是那么合理,只能说到了某一个时间节点,它最终的一个形态是合理的。”
李先生:因为建设了就投入资金了,你放在那个地方闲置着,至少对国家资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状态。这个站完全可以不建,就建到钱谷山站。
市政交通规划处:市地铁办那边给我的回复是,鳌山湾站周边之前进行的一些城市规划还没有完全实现,周边配套建设完善之后,将及时进行载客运营,那个站是要通的。
航拍鳌山湾地铁站周边现状远景(总台无人机拍摄)
今年9月,鳌山湾地铁站所在辖区即墨区区长在回复网友相关留言中表示,鳌山湾站位于青岛鳌山湾未来城规划建设区域,目前该区域开发受限,鳌山湾站的周边尚无法开工建设。青岛市正在进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鳌山湾未来城正在积极对接上级规划部门,进行该区域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
201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中提到,“加强对居民区、商业区、交通枢纽等客流密集区域的覆盖”“规划期限一般为5—6年”。
地铁站的建设耗资不菲,青岛鳌山湾地铁站已建成5年多还在闲置,所谓“适度超前规划”的解释,能否站得住脚?这座地铁站接下来还会闲置多久?有关事情进展,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
今天是第32个国际残疾人日。目前,我国有超过1700万视力障碍人士,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被全社会所重视。日前,在由中国传媒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的首届无障碍信息传播国际研讨会上,参会专家分享了专为视力障碍人士打造的无障碍博物馆体验项目。
“光明博物馆”打造全新无障碍博物馆体验
“光明博物馆”体验项目开创性地研发出将无障碍感知——听、嗅、触、摸,与数字博物馆模式有机结合,以无障碍NFC展馆信息激活、导览音频、可触摸展品、在线云展厅等多样态的内容产品,为视力残障群体打造无障碍博物馆的游览体验。无障碍感知体验与数字技术的有机结合,为视障人士更全面地共享新时代文化成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传媒大学无障碍信息传播研究院教授 吴炜华:我们在无障碍信息的文化类产品的研发上探索出自己的方案,延展到无障碍博物馆、无障碍在线阅听等服务领域。视障人士可以通过触感来感知博物馆展品模拟的展物,也可以通过嗅觉来激发,比如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的木雕艺术的一种感知。
此外,研讨会上,来自中国、法国、马来西亚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相关领域的代表,围绕推动实现残疾人权益最大化,满足残障人士日益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信息无障碍终端产品的供给,推进无障碍产品和服务技术创新推广,及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展开交流分享。
无障碍电影 搭建文化成果共享桥梁
近年来,无障碍影视也不断发展。自2022年5月5日,旨在保障阅读障碍者平等获取文化和教育权利的《马拉喀什条约》正式对我国生效后,相关机构单位针对视障人群的需求打造了越来越丰富的无障碍影视作品。
在第32个国际残疾人日来临之际,首届无障碍映像节在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拉开帷幕。其间,将在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电影院以及各地特教学校进行无障碍影片展映活动。
网络视频平台无障碍影视公益项目负责人 吴倩:把这些好的视频作品带到了线下,我们进入了影院、社区、校园,希望能够通过这些线下的活动,让更多的视障用户参与。
无障碍电影是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它将普通电影重新剪辑,再增加大量配音解说,把场景的转换、人物的穿着打扮和动作等视觉形象转化为声音传递给观众。通过无障碍电影,视力障碍人群可以相对完整地获取影片细节,更好地理解剧情。
在湖南省特教中等专业学校,无障碍版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带领220多名在校视障学生一起进行了一场唐朝穿越之旅。
视障学生 麻琦煦:如果没有无障碍电影,就会让我觉得电影很无聊,因为干坐在那里,自己看不清楚,你根本就不知道在讲什么。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投入到无障碍电影制作中。以高校师生为志愿者主体的无障碍电影公益项目——“光明影院”,自2017项目发起至今,已制作了近600部无障碍电影,将作品送到了全国31个省(区、市)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全国2244所特殊教育学校,惠及近800万视障人士。同时,“光明影院”公益放映项目也成为长春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等5个电影节的固定单元。
中国传媒大学无障碍信息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 付海钲:残疾人对于无障碍电影的需求与日俱增。我们每年创作104部无障碍电影,推广到全国。让盲人朋友能够走进社会,走进电影院,共同参与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
数字助力无障碍文化产品触及更多用户
除了线下无障碍电影院,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为视障人士提供了操作便捷、内容丰富的线上无障碍视听产品。
互联网平台通过设置线上无障碍专区、视频播放器内容适配等技术,对客户端进行无障碍改造,提升视障用户的线上体验。
视障人士 沈可:无障碍App(软件),它有内部适配信息无障碍,每一个控件、每个元素,都有适配信息无障碍,视频播放器的内容,也有做一些适配,让视障群体也能够同时享受文娱的精彩世界。
数据显示,中国残联与网络平台合作开通视障用户认证系统一年以来,无障碍影视作品已超2000部(集),同比增长超400%,内容涵盖短剧、动画、纪录片、有声书等内容类型,注册用户同比增长460%。
随着形式的丰富和技术的多元化,视障群体对于无障碍文化产品数量和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中国盲文图书馆副馆长 何川:在信息无障碍的这种技术支持下,视障人士能够便捷地、顺利地使用互联网,享受文化资源。从阅读来讲已经非常便利,可以阅读电子书,包括有声书,那么现在比较大的需求主要是出现在无障碍影视作品。希望有更多的影视出品机构或者电影人为我们无障碍电影提供授权,未来可能就会有更多的无障碍影视作品能够跟盲人朋友见面。
此外,专家也呼吁推动更多无障碍信息传播行业标准的确立,从线上到线下为视障人群搭建一条高速、优质的“文化盲道”。
中国传媒大学无障碍信息传播研究院教授 吴炜华:我国的无障碍信息传播的形态是非常多元的,无障碍城市建设、无障碍文化服务的平台和渠道也日渐丰富,线上线下“同心圆”,线上的网络文化、移动文化、移动端无障碍信息的可及,对于残疾人朋友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残疾人的数字鸿沟的消弭,也能够帮助他们更有文化社会和时代的融入感。(央视新闻客户端)
联系人:今晚最准一注6+1
手机:13173773127
电话:0396-38423204
邮箱:38423204@56.com
地址: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人和乡